近日,“90后高职毕业女生在清华大学担任老师”的话题引发热议。毕业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邢小颖,2014年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推荐到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,目前任职成形制造实验室从事机械制造实习中的铸造实践课程指导。而和她一样毕业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、在清华任职的前后有5批13人,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技师教学团队,近年来,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技能优势,为单位的实践教学和创新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在高等院校建设发展中,不但需要院士、教授、实验技术人员以及优秀的管理人员,同时也需要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高技能的人才。高技能的人才队伍在教学、科研、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技师队伍就是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统筹规划、具体实施全校工程实践教学和相关科研工作。课程方面主要承担着全校金工和电子工艺实习两门课程,覆盖了每届近四分之三的同学。训练中心的正确定位并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,得益于科学有效的人才队伍建设成果。2021年12月1日,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,明确训练中心“十四五”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相关工作。在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人才工作会议中李双寿指出,训练中心的人才队伍主要由教师、工程师和技师组成。训练中心技师团队共有11人,其中高级技师2人,技师9人。围绕训练中心4大定位,中心技术团队在近些年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在实践课程建设和实施方面,中心技师发挥自身优势,开发了10余个实践教学环节,以项目为导引,任务驱动,在教学项目产品定型,工艺编制及试制加工方面充分体现了工人技师的特长。中心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,过程中的一线教学指导基本都由技术团队完成,占整个教学工作量的50%以上。高超的技艺让学生叹为观止,实践教学过程中既教会了学生使用设备仪器、掌握工艺知识,又在劳动教学教育中传递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自动化系81胡家祺同学在金工实习小结中讲到:工人老师是我们可敬的开拓者,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苦心钻研技艺、解决关键问题、为国铸造重器,是我们国家的脊梁。

技师团队加工实践教学用涡喷发动机零件
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中心科创教学的重要项目,近年来中心技师团队积极投身活动中,为各类赛事的顺利进行做了强有力的支撑,如参与每2年北京市举办的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,清华大学学生团队均能摘得优秀奖项。赛事准备和比赛过程中,技师团队在原理构思,结构设计,工艺编制,加工制造,设备调试方面都做了不可替代的工作。

服务课赛结合项目
训练中心也是清华很重要的高水平科研转化服务平台,平台服务于校内外科研开展及转化工作,承担了校内各院系大部分的实验仪器开发及改造,每年科研服务工作量均在上2000小时以上。中心技师团队充分利用各类的设备及自身技能优势,为清华的科研做出了突出贡献。同时,中心技师团队也承担着许多社会服务工作,如:国家级裁判,职业技能大赛赛项专家,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等社会服务工作,在职业技能各领域展示清华力量、提出清华方案、做出清华贡献。

服务技能赛事
近年来,中心非常重视技师队伍的建设,团队也积极培养青年技师,目前有3人正在培养发展,将来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。作为一支服务清华的技师团队,我们在自身能力提升方面也不断的探索和前进,目的是能为清华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发挥更大作用。